八里樂山園與新莊樂生院都是日治時期「癩病治療所」。樂山園於一九八五年改設為樂山療養院,繼續收容多重障礙的孩童們;而樂生院事件經過媒體報導,拆與不拆,卻鬧得沸沸揚揚。看到樂生事件,令筆者想起這位堪稱為「台灣癩病宣教之父」,卻早已被遺忘的大功臣──戴仁壽醫生。
希望藉由此篇文章讓更多人認識戴仁壽醫生,除了感念他為台灣人民所付出的心血,也再一次省思與學習,讓台灣社會找回失落已久的愛心與溫暖。
◆戴仁壽醫生的佳美腳蹤
獻身前的生活
戴仁壽醫生(Dr. George Gushue Taylor),一八八三年十二月六日出生於加拿大東部的紐芳蘭島(Newfoundland)之漁村──羅巴斯灣(Bay Roberts)。父親是衛理公會的牧師,母親擔任小學的教師。他的姊姊曾說:「我想Taylor當剛出生時,母親就想將他奉獻為主工作。」
年少時的他曾受到來自英國宣教士格利菲牧師(Rev. Wilfred Grenfell)的感召,因他曾說:「為貧困民眾醫療乃是一種榮耀的神聖使命。」
一九一○年,他從倫敦大學醫學院畢業,受聘為倫敦著名的哈利街外科專門醫院的主治醫生,也兼任英國皇家醫學院外科醫生。他亦曾在倫敦巴拿都孤兒院擔任住院醫生。因此,認識了來自英國那威基城(Norwich),同在此服務的護士彌拉小姐(Miss Margery Miller,1882~1953),兩人在一九一○年結為連理。夫婦倆矢志為貧民服務,遠渡重洋同心同行。
戴醫生夫婦於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離開倫敦,十二月底來到台南,展開他們在台灣的醫療宣教之旅,也為「癩病」病人開啟了一扇希望之窗。
在台灣的醫療宣教工作
新樓醫院院長時期(1911~1918)
來台後,戴醫生在新樓醫院工作,戴夫人則擔任護理長。一九一四年戴醫生擔任第五任院長。雖然工作繁重,為了訓練本地的醫護人才,一九一七年十月五日他編纂了一部以羅馬拼音、英文註解並附上插圖的《內外科看護學》,這是台灣第一本台語醫學教科書。
一九一八年八月,因夫人健康之故,他們返回英國休假,再度服務於巴拿都孤兒院。一九二○年七月,因為在台灣從事艱難的醫療工作成效顯著,戴醫生獲得英國皇家醫學會會員之榮譽。
馬偕醫院院長時期(1923~1936)
一九二三年,戴醫生夫婦重返台灣。他們從倫敦先到印度加爾各答,去拜訪英國癩病專家密勒博士(Dr. Ernest Muir)所主持的癩病療養院,並獲其贈送廿四瓶特效藥「大楓子油」以救治癩病患者。
一九二四年,馬偕醫院開始收容來自全島的癩病患者,給予免費治療。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馬偕醫院重新開幕,戴醫生接任院長。同年二月,戴醫生在每週三下午、週六上午開辦癩病門診。同年底,來院求診的患者已多達九十餘名,到一九二八年時,更達到一百一十餘名。
雖然醫院附近居民強烈抗議,但戴醫生仍一面為痲瘋患者治療,另一方面也極力奔走呼籲。最後不但獲得英國癩病救助會補助三千元美金,也買下醫院對面雙連教會的舊教堂,改建為全台第一處癩病專科診所。
「樂山園」時期(1934~1940)
一九二六年四月六日戴醫生在長老教會大會上,提出創設「台灣癩病救助會」的必要性。一九二八年三月他再度提案,會中一致通過。十月理事會通過「癩病救助會會章」。在長老教會的援助下,戴醫生夫婦開始有計畫的癩病救助工作。一九二九年日本政府編列了卅三萬圓預算,接手興建「公立癩病院」,此即今日的「樂生療養院」。新莊被政府接手後,戴醫生則另外找尋土地興建「癩病院」。
一九三○年十一月十日,日皇太后特頒獎狀,並贈與銀花瓶、賞金及補助金,嘉許戴醫生在台灣對癩病防治工作上的奉獻,當時台灣僅有戴仁壽醫生及樂生院院長上川豐兩人獲獎。
後來,由郭水龍牧師出面,在八里向地主收購十九甲土地。一九三一年六月樂山園動工整地,建築過程中,雖然遭遇地方人士阻撓、甚至暴力相向,戴醫生仍親自監工。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台灣總督府正式發給「樂山園」興建許可。一九三二年一月舉行礎石置定式,台灣總督府警務局長井上英置定礎石二枚。一九三四年三月三十日「樂山園」舉行落成式。
一九三六年戴仁壽醫生卸下馬偕院長一職,專心經營樂山園,彌拉女士並擔任護理長。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日戰爭爆發。一九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日本憲兵強迫戴醫生夫婦在廿四小時內離開台灣。
晚年的生活
戴醫生返國後,仍繼續工作,直到一九五○年才退休。一九五二年一月戴醫生戰後重訪台灣,第三次回到樂山園,並由孫理蓮女士陪同訪問新莊「樂生療養院」。早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戴醫生已經捐助日幣五千五百元,要在樂生院中興建教堂。因此在一九五二年四月八日戴醫生與兩位癩病院民,終於共同放下「聖望教堂」的奠基石,十月五日建築完工,但戴醫生因為夫人生病,於五月廿六日搭船回加拿大,無法參加落成盛會。
一九五三年夏天,戴夫人彌拉女士的病情惡化,九月二日病逝於加拿大科利嵌城(Qualicum Beach),享年七十一歲。
一九五三年國民政府推動「三七五減租政策」,當時樂山園的總務長李淑恩小姐不諳政府的新法令,讓樂山園面臨被徵收的危機。後來,在戴醫生與明有德牧師等人的奔波陳情下,一九五三年十二月樂山園收到省府發還土地的公文。土地失而復得,眾人會商後,決定未來樂山園將轉型為養老院、孤兒院,繼續照顧貧苦無依的弱勢者。戴醫生當下決定返回加拿大變賣房子,捐出所得款項,充當興建養老院的基金。
為了節省旅費,他在橫濱找到一艘貨輪,以當船醫換得免費乘船。一九五四年四月廿一日貨輪啟航,兩天後,戴老醫生卻罹患急性盲腸炎,又併發腹膜炎,不幸在船上蒙主恩召,享年七十一歲。船長為了表達對戴醫生的敬意,下令原船返航回橫濱,並將其骨灰寄回樂山園,安葬於樂山園大門口圓環內,永遠安息在這樂山淨土中。
◆對台灣醫療宣教的貢獻
戴醫生廿八歲來台,一做就是卅八年,概括而論,他對台灣社會所做的重要貢獻有:
出版《內外科看護學》
戴醫生任職於新樓醫院時,為了提升護理的醫療常識與水準。他參考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卅一間醫院出版的護理手冊及教科書,以倫敦蓋氏醫院(Guys Hospital)Miss Oxford 所著《護理手冊》為主要藍本,改編成適合本地醫療需要的《內外科看護學》。戴醫生與陳大鑼先生合編的這本六百七十五頁的看護學,是用羅馬字寫的書籍,是台語第一本護理學教科書。
成立「癩病專科診所」
《台灣府志》記載:「台灣瘴癘盛、水土惡,鄉僻之人每患癩疾,無藥可治,父母棄之、里黨絕之,流離道路……。」
戴醫生前往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朝鮮以及日本等國的癩病療養所考察,並且獲得倫敦「痲瘋救治會」撥款三千元,因此買下雙連教會舊教堂,改建為台灣第一家「癩病特別皮膚科診所」。自一九二七年起提供免費的治療,為患者與家屬帶來新希望。
創立「樂山園」
樂山園(Happy Mount Leprosy Colony)興建於視野寬闊、好山好水的八里地區,由此園名就可看出戴醫生對癩病患者的關懷與尊重。
樂山園是一所用「愛」而且是「無限大的愛」所堆砌而成的美麗莊園,它蘊含的意義深遠,因為「它」,被鄙視的陰霾逐漸散去,生命出現色彩,癩病患者找到了生命的尊嚴,生活的目標。
◆戴仁壽醫生的醫療宣教精神省思
不離不棄的使命感
越是了解戴醫生,心中的感動與敬佩越是深刻。在這過度追求物質慾求的社會中,期盼戴醫生對醫療宣教的精神與執著,能再次喚醒許多沈睡、冷漠的心靈。
捨棄天倫 全然奉獻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兄弟姊妹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這是眾人所期盼的幸福家庭生活。但賢德的婦人彌拉女士,為了成全戴醫生照顧癩病患者的心志與使命感,她毅然地把子宮切除,徹底放棄當母親的權利,從此與戴醫生同心協力,為癩病患者而付出。
籌募經費 生活儉約
樂山園中的癩病患者──翁崇火先生,在一九四九年八月〈樂山園創立十五週年紀念慶祝歌〉中如此描寫:「仁壽醫生西國人,受主揀召到外邦,看著癩者真苦痛……。仁壽同情癩病人……,起厝來收這款人。……博士就是道德醫,救癩事業無賺錢,千辛萬苦為道理,克己利他真慈悲。幫贊醫生是醫生娘,扶助同意賢忍受,無嫌癩者垃糝相,屈在深山不自由。」
他們愛患者如子女,為了籌措「樂山園」所需的經費,他們的生活儉約,如同清貧之家,一分一毫,絕不做無謂的浪費。
甘冒風險 不棄不離
癩病(Leprosy),正式學名為漢生病(Hansen's disease)。台灣人稱這種為「癩痾病(骯髒之意)」,是從一種癩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所引起,發病部位主要是皮膚、表皮淋巴腺和神經。
戴醫生年輕之時,曾與不怕感染天花疾病的傳教士夫婦一同去關懷病人,這傳教士說:「我只是經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病菌是怕肥皂和水的。」這個重要的衛生習慣讓戴醫生對醫學產生興趣,勇敢地接近癩病患者,也建立他正確的人生觀。
戴醫生秉持著不離不棄的使命感,一生專研世界各國癩病的醫療技術,不但使患者得著身、心、靈全人的醫治,也讓人民免去感染癩病的恐懼與危機。
親人般的愛 溫暖人心
戴醫生在診療中最常問患者的話是:「你有放無?」在特別皮膚科門診時,當他用針刺入患者的身體時,他則會體貼的問:「你會疼嗎?」
他亦曾偕同孫理蓮女士前去關懷「樂生院」中懷孕的婦女,後來孫女士更為癩病患者的子女成立「保育所」來照顧他們。
病人們都說,戴師母像媽媽,戴醫生是爸爸。樂山園是一個大家庭,人人心中都充滿愛。
實踐人道精神與基督的愛
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為了讓人民對癩病有正確的醫學觀念,他不遺餘力的四處奔走、呼籲。戴醫生奉獻一生,只為守護這群弱勢的癩病患者。
是何種力量,使戴醫生夫婦心甘情願為這群癩病病友獻上一生呢?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師明有德博士(Rev. Hugh MacMil1ian Ph.D.)說:「基督教信仰加上他們的人道精神」。
「信仰」是戴醫生夫婦最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堅定信心來源。誠如樂山園大門入口處中庭花園石碑上的記載:「儘管遇到許多阻礙與反對,但他仍實踐主耶穌基督的呼召──使長大的麻瘋潔淨。」(馬太福音十章8節)
神學家Koyama說:「不熟識和熟識的交融就是愛的運動。假如我們只愛我們所熟識的人,那麼愛就如我們身上的殘缺,而成軟弱無功能。」
文章及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285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