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思覺失調症?病人會出現妄想、幻覺、幻聽等精神症狀

2022013019:07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病人會出現妄想、幻覺、幻聽等精神症狀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過去又被稱為精神分裂症,由於精神分裂症容易造成誤解和污名,因此2014年我國將其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其實並不罕見,全世界大約每百人就有一人深受疾病所苦。根據2018年衛福部資料,我國思覺失調患者就醫人數約15.2萬人,男女比例大致相等。

思覺失調症目前成因還不明朗,有研究指出可能與多巴胺異常、壓力、生活環境或是遺傳有關,思覺失調症的病人會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症狀,目前對於思覺失調是合併藥物以及心理輔導作治療,目前對於此症是否能完全痊癒仍持保留態度,保守的方式是將之視為慢性病和平共處。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則包括正性症狀和負性症狀。正性症狀包含妄想、幻覺、幻聽;負性症狀如缺乏人際互動與自我照顧能力、失去工作的慾望、不注重清潔、表情遲滯、少話等,可以概括成以下幾種:

  1. 被害妄想:擔心有人要傷害自己,變得焦慮以及多疑。
  2. 關係妄想:覺得身邊週遭的人都在談論自己。
  3. 幻覺:可能會出現幻聽或是看到光圈、鬼影等不存在的事物。
  4. 退縮:遠離群體,變得無法照顧自己。
  5. 情感障礙:不合理的信念、不適當的情感表達、穿著變得奇怪、生活習慣改變、缺乏動機及意志力等嚴重個性轉變。

研究發現思覺失調症發病前,病人的神經認知功能會逐漸降低,導致人際互動、學校功課或工作表現逐漸變差,之後慢慢出現包括幻覺、妄想等症狀,如果不盡早治療,患者的腦部會持續受損,症狀也會愈來愈惡化。

思覺失調症大部分不是併發出其他疾病或症狀,而是衍生出許多問題影響生活各個層面,病人可能面臨以下狀況。

  • 焦慮症強迫症
  • 逃避人群以及無法正常社交
  • 酒精以及藥物濫用
  • 因為無法工作衍生出財務問題
  • 部分病人會出現攻擊行為
  • 自殺、自殺未遂、出現自殺的念頭

思覺失調症是天生的大腦退化疾病,原因不明,可能跟遺傳有關,但也有研究指出在青春期與少年發展至成年期間遭遇的生活壓力,促發大腦內部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調控系統的功能亢奮,引發妄想、幻聽的症狀,也可能是思覺失調的成因之一。

  • 家族有遺傳病史
  • 酒精及藥物濫用
  • 生活壓力大的人(例如生活在家暴恐懼之下的兒童)

思覺失調症無法妥善預防,只能建議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思覺失調症的診斷是一個長久且複雜的過程,因為此症是屬於身心科的範疇,目前是依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 ,或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中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來作完整的診斷,過程中還要排除藥物濫用、疾病等不同因素,再根據行為觀察以及各項測驗才能達到確診目的。

目前還沒有治癒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此症的病程偏向慢性,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治療,但也有許多患者過著與常人無異的生活,除了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合併心理治療、個案管理以及認知治療等,幫助患者重新建立生活的步調。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並非立即見效,多數病人在治療的前兩週症狀會開始減輕,用藥後4~6週才會看到明顯的療效,因此治療期間家人朋友要督促患者定期回診,配合醫生指示共同監測用藥的療效與不適,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以免病情復發,使後續治療更加困難。

初期就醫階段,病人和家屬應該知道:

  • 對於病人的症狀,醫師認為的診斷是?
  • 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 思覺失調症是怎麼得到的?
  • 治療方法有哪些可選擇?不治療會怎麼樣?
  • 思覺失調症還會繼續惡化?會對身體造成那些問題?
  • 生活需要注意那些事情?需要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
  • 何時要複診或進一步檢查?

 

已經確診思覺失調症,照顧者應該知道:

  • 有那些症狀平常要注意?
  • 需要長期服藥?未來有機會減少藥量或停藥?
  • 藥物副作用是什麼?服藥要注意哪些事?
  • 需要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
  • 下一次複診或追蹤是什麼時候?

思覺失調症主要發生在腦部。

請注意,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一般表格內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 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



<文章 / 圖片來自網路>

http://wen2678.nidbox.com/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