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不同的人,是很難溝通的!(深度好文)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無法溝通?兩個人愈說愈遠,思想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所以永
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他會把你的智商拉低到和他一個水準線,然後用他豐
富的經驗打敗你,你和什麼樣層次的人爭辯,就註定了你將會淪為什麼樣子的人。
我們一起來看看,認知會造成人跟人之間多大的差異。
舉個例子。
兩個人都在爬山,有人到了山頂,有人還在山腰。到了山頂的人就喊:快看,是大
海。還在山腰的人一臉懵逼:明明前面是一棵樹。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層次不一樣的人,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自然沒法交流。
有個很出名的故事,說有位媽媽,帶著未成年的女兒逛街,逛街回來,女兒畫了幅
《陪媽媽逛街》。
媽媽拿過女兒的畫,瞪眼一看,頓時懵了:女兒的畫上,沒有車水馬龍,沒有高樓
大廈,也沒有誘人的包包。
只有一根又一根的,奇怪的柱子……女兒畫的是什麼?媽媽端詳半晌,才突然醒過神
來,女兒畫的,是一條條人腿。
原來,女兒年幼,個頭特矮,被母親牽著手,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
商廈車流。
她看到的只是無數條成年人的大腿,擺來動去地遮住視線。
認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人類的認知,好似一個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態勢排布。
越往下,所見越少,機會越少,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憤怒無比。
越往上,所見越多,機會越多,越是感覺世界美麗,風光無限。
下愚莫揣上智。泥陷於認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層認知的風景,根本聽不懂
認知更豁達的人在說些什麼。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率先出場的是京城小官趙德漢,他家裡藏著兩個億,可是卻
哭著說:我好窮,真的窮怕了。
另一個反角祁同偉,也是窮鄉僻壤出來的鳳凰男,做了省公安廳廳長後,鄉人絡繹
不絕求助。
結果遭人羞辱:你是不是想把你們村兒的那條野狗,弄到公安廳做警犬?這兩個角
色,都是靠了權力成就,自身認知並沒有跟上。
結果,一個是有錢不敢花,另一個是有權不會用,易經稱之為「德不配位、必有災
殃」。
因此他們才會落入到人性的陷阱,淪為劇中的反角。
認識人性,說透了就是認識自己,就是認識到自己心中的糾結與殘缺,就是認識到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苦傷。
認識到人在社會上的表現,充滿了無盡的矛盾與困惑。認識到人之幼年的缺憾,會
構成他終生走不出的陷阱。
這時候,你對人再也不會有恨意,再也不會有怨言。因為你知道眾生皆苦,終不過
是庸人自擾。
衝出人性的迷障,就得以機緣問鼎於智慧極峰。
此時,心境澄明,無苦無憂,洞穿了這個世界的本原,獲知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這是人類認知的又一個新起點。
快樂無邊的心靈自由,與以慈悲為感召的精神境界。我們的認知就是這樣,從漏斗
的底端一步步向上攀行。
每行進一步,都會有豁然開朗的通達感。每上升一層,都會獲得無盡的心靈快感。
擁有財富的人,多有追求智慧的衝動,因為他們有行動的力量。
只有書本知識的人,卻多半和財富無緣,因為他們缺乏行動能力。
我們的人生,往往只看到一條船,而沒有看到那條河,更疏略了兩岸美麗的風景。
讀書的目的,是讓你獲得明析的認知,與果決的行動能力。
不要太功利。這個世界,人類競爭比拚的不是什麼學分成績,不是名校名師,不是
專業科目,而是你對自我與社會的終極認知。
說格局、說心胸、說視野,最終說的不過是認知。
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世相人心?
你看明白了、想清楚了,心就靜了、做事就沉穩了。言談舉止,也變得優雅得體了。
認知不足的人,必困於自己的心。舉目所見,只有一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拚命求
索,卻無改於自己的命運之分毫。
你的認知在哪個層級,你的人生就處在什麼狀態。
如果你不快樂、不開心,總是感受到壓力或是痛苦,又或是對自己的際遇自艾自
憐,那就好好梳理自己的內心吧。
人生苦短,壽命有限,舉凡心懷痛苦行至終點之人,莫不是錯過了此生。
從認知的漏斗裡爬出來,不做觀天於井的青蛙,而是迎著命運,接受自我,於智慧
的巔峰,看大千紛紜,觀落英繽紛。
美麗的世界,源自於美麗的人生,源自於豁達通明的認知,源自於不懈向上的嫻靜
心境。
<文章 / 圖片來自網路>
http://wen2678.nidbox.com/diary